二硫化鉬常見問題
鉬精礦的分布區域?
2018年統計數據,全球鉬儲量約1700萬噸,其中將近50%分布在中國,而美國、智利及秘魯三國合計擁有全球鉬儲量的39%,其余分散在其他國家。
各地鉬精礦的伴生情況?
美洲的鉬礦多為銅鉬伴生礦,通常先提取銅,再提取鉬。通常二硫化鉬(MoS2)中的CuO 含量是一個重要指標。
河南欒川鉬礦多為鎢鉬伴生礦。
吉林產地鉬精礦Fe含量偏高,生產MoS2需要高溫焙燒處理。
MoS2,WS2和石墨的區別?
石墨(C) | 二硫化鉬(MoS2) | 二硫化鎢(WS2) | |
顏色 | 純黑色,無金屬光澤 | 灰黑色,有金屬光澤,用手指捻開有銀色光澤 | 銀灰色 |
摩擦系數 | 0.35-0.65 | 0.05-0.09 | 0.03-0.07 |
熔點 | 3652℃ | 1185℃ | 1250℃ |
磁性 | 磁性,導電 | 非磁性,不導電 | 非磁性,不導電 |
有效潤滑溫度 | 20~+450℃ | -185℃~ +350℃ | -273℃~ +650℃ |
潤滑性能 | 在200℃以上高溫時基礎油慢慢揮發,石墨會附著于潤滑表面形成固體潤滑,專用于重負荷/沖擊負荷或潮濕/污染環境下的高溫摩擦部件及軸承的潤滑,提供zui大限度防銹防腐蝕保護 | Moly Grease 的抗磨抗極壓性能及潤滑性能要比石墨潤滑脂要好得多。在一些苛刻、重負荷齒輪和軸承、有沖擊負荷的部件的環境要使用時二硫化鉬潤滑脂效果比石墨潤滑脂效果要好。 | 摩擦因數比MoS2略低,熱穩定性更高;對于特殊工況下的滑動摩擦部件,應用WS2比MoS2能發揮其更優良效果。 |
涂層應用 | 常溫工況下,WS2涂層在金屬基上成膜狀態不如MoS2涂層;高溫工況下,WS2基涂層摩擦因數穩定,摩擦性能優于MoS2固體潤滑涂層。 |
簡單辨別二硫化鉬的方法
影響二硫化鉬(MoS2)顏色差異的因素?
產地:不同產地的鉬精礦所生產出的二硫化鉬(MoS2)會稍有差異。有的產地的物料偏灰,有的產地的物料偏黑,但總體都是灰黑色, 用手指捻開有銀色光澤。 如果物料呈純黑色,用手捻開沒有銀色金屬光澤,可能就是假貨(比如摻雜了石墨,或者以石墨冒充的二硫化鉬)
粒度:不同粒度的二硫化鉬(MoS2)顏色也稍有差異。粒度較細的二硫化鉬(MoS2) (如<3um) 偏灰色,因顆粒的比表面積較大,折射光線較多;粒度較大(如20um)的二硫化鉬(MoS2)偏黑色, 因顆粒的比表面積相對較小,折射光線相對較少。
二硫化鉬粒徑單位微米、目數、絲的換算關系;
因行業習慣、個人習慣不同,通常不同人員對二硫化鉬使用的規格粒徑單位也不盡相同,洛陽申雨鉬業使用的粒徑單位為微米,那么微米、目數、絲他們之間的轉化關系是什么樣的呢?
目數:就是孔數,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數目。目數越大,孔徑越小。一般來說,目數×孔徑(微米數)=15000。
比如,400目的篩網的孔徑為38微米左右;500目的篩網的孔徑是30微米左右。
目數的大小決定了篩網孔徑的大小,篩網孔徑的大小決定了所過篩粉體的zui大顆粒Dmax。
絲:在機械尺寸計量中,通常將1毫米劃分為一百份,其中一份所代表的長度單位稱為1絲,1絲為0.01毫米,“10微米絲”是機械工人對0.01毫米的俗稱。
有北方也稱一絲為一道。
1毫米(mm)=100絲=1000微米(um)
1絲=10微米(um)=0.01毫米(mm)
1微米(um)=0.1絲=0.001毫米(mm)
費氏粒度與激光粒度的關系;
費氏粒度:費氏粒度儀也稱平均粒度儀,其采用空氣透過法來測量的。它是依據大氣經過粉末床層產生的壓力差所造成的壓差計兩管液面高度差h得出顆粒比表面積和平均粒徑。
測量時,首先應找到zui佳孔隙率,然后再在zui佳孔隙率下測量粉末的粒度。用一份粉末試樣先從較高的孔隙率開始,逐步壓實粉末,視粉末壓縮性不同,取0.005~0.05不同的孔隙率間隔。壓一次,測一次粒度,直到壓不動為止。取相鄰兩個zui接近的粒度值所對應的孔隙率的平均值為zui佳孔隙率。
平均粒度與其比表面積的關系為:平均粒度 = 6000/體積比表面積
激光粒度:激光粒度分布儀測的是顆粒群的大小分布。
費氏粒度與激光粒度兩者間沒必然關系。當顆粒群中的顆粒都是球形的理想狀態時,費氏平均粒度 = 激光粒度分布數據中的D32(表面積平均徑)。
MoS2 是否純度越高、粒度越細越好?
產品所用的MoS2的純度、粒度與產品的配方、與其它原材料的配伍性有關。并不是純度越高、粒度越細就越好,適合的才是zui好的。
影響二硫化鉬氧化的因素
溫度:二硫化鉬在400℃開始緩慢氧化, 其氧化產物為三氧化鉬,加熱溫度愈高 , 氧化量愈大;在一定溫度下加熱時間愈長 , 氧化量也愈大。
粒度:二硫化鉬的氧化量與其粒度的大小也有很大關系, 粒度愈小,在某一溫度的同一時間內氧化量愈大。
濕度:濕度對二硫化鉬的氧化也有很大影響,在一定溫度下二硫化鉬逐漸被氧化,水的參與可促進二硫化鉬的氧化。
二硫化鉬的承受溫度及溫度對二硫化鉬潤滑性能的影響。
二硫化鉬(MoS2)氧化溫度 400℃,真空環境下摩擦系數降低溫度800℃,熔點1185℃。二硫化鉬400℃時開始氧化,450℃時氧化顯著,540℃氧化急劇,氧化的zui終產物為三氧化鉬和二氧化硫,三氧化鉬會增加摩擦,在沒有完全變成三氧化鉬期間,仍具有潤滑性,形成三氧化鉬后,摩擦系數增大。
影響二硫化鉬潤滑涂層壽命的因素有哪些?
二硫化鉬的潤滑效果是否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使用條件和使用環境。如基體表面的物理性質、溫度、相對滑動速度、載荷大小和運動方式等都會影響它的潤滑壽命。
1. 基體表面粗糙度會影響膜層的附著能力,也會影響膜層的厚度,膜層太厚或太薄都不利于潤滑。另外,工作表面應嚴格除銹、污漬、氧化物等雜質。
2. 溫度過高可能會使膜層的屬性發生變化,改變潤滑性能。
3. 滑動速度越大,會使溫度越高,從而降低薄膜的潤滑壽命。
4. 載荷越大,接觸應力就會越大,基體會產生較大的彈塑性變形,超過薄膜的變形能力而破裂。
5. 運動方式包括連續轉動和擺動。一般來講,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連續轉動比擺動的潤滑壽命要長。
產品添加二硫化鉬后,為什么使用效果差別不大?
為了降低成本,很多商家使用石墨等其他潤滑添加劑,在終端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因為石墨等產品同樣屬于潤滑材料,所以在某些環境下具有和二硫化鉬同樣的性能,再加上很多產品都是消耗品,客戶在使用過程中更換頻繁也無法察覺實際效果的差值。
但在特殊環境下,以及極端環境下,二硫化鉬的性能就能夠凸顯出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知名廠家涉及二硫化鉬的配方產品價格都比較高,但性能上是有保障的。
為什么有的二硫化鉬的產品檢測報告,各項檢測數值相加超過了100%
二硫化鉬的檢測項目是根據國家標準GB/T23271-2009進行檢測,其中的大多數項目是用化學方法進行計算得出,國標可允許的分析誤差都不等,嚴格意義來說,如果排除所有的分析誤差以及人為誤差等因素,所有的含量相加肯定等于100%。
換句話說,國標方法是把單個項目相加得出結果。國外檢測的設備ICP則是用100%減去單個項目得出結果。所以兩種方法只能從趨勢上看出一致性,但不具備相比性。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廟子鎮 郵編:471000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中德產業園19-102 郵箱:info@shenyumoly.com
電話:155-1639-1688 /155-6535-0788 電話:0379-69911868